看板 Foreign_Inv
40.550 +0.85 記得剛開始進場入股市的時候,曾經在股市當中大賺1000多萬NT元 當時運氣好的原因是,都看一些銀行的證券公司發行的研究報告 每次都運氣好,有事先卡位到了。然而,只要一次判斷錯誤, 就全部槓龜,因此在損失2000多萬NT元後[實質上是賠了1000多萬NT元] 離開市場。讓自己清醒,再清醒。 整整約七年的時間,不碰,不買,不看股票。 然後只存定存,定存的利息真的很微薄。微薄的大約1.5~2%年息之間 [其實當時好像也沒有這麼多,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有1.5%年息不到] 在這段時間,深刻體會到了一件事情,如果投資那麼棒的話, 如果投資穩獲利的話,為何銀行自己不去投資,而要貸款給民眾約 1.7~1.8%年息的貸款[當時真的就是這樣的年息貸款利率] 所以,這讓我深刻體認到了,想在金融市場當中賺錢,沒有那些銀行理專 講得那麼簡單,簡直是天花亂墜,信口開河後,又加上個免責聲明, 就撇清責任了。 其實我的投資邏輯很簡單,我想賺的錢不多,只要能打贏當時銀行給我的 利息的年利率,我就覺得自己很滿意了。 經過七年的沉澱。沒有碰股票,沒有看股市,每天過得快快樂樂的。 就算當時的股市漲到天,跌到底,其實不看股市,真的很好啊 輕輕鬆鬆,悠閒的過著每一天的生活,多棒啊。 只是心中想著,自己有台價值2000萬NT元的跑車停放在證交所 想像總是很美好,現實總是不要去想比較好。 其實,如果當覺得自己在股市當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無妨退出股市,遠離股市,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生活,不要整天把自己當成 甚麼樣的VIP[真的,真的,自己沒有那麼重要啦,每天要關心全球的政治經濟各方面 的訊息,不就是生活嗎?搞得自己神經兮兮的] 隔離掉股市的干擾,不要去看甚麼財經新聞,不要去看甚麼股市的訊息 整天吃喝玩樂,生命短暫,把自己的注意力關注在其他更無聊的事情 其實也挺不錯的 當時唯一關注的,就是各家銀行的定存利率。 然後,逐利息而搬動銀行裡的存款 當年最大的樂趣就是去銀行開戶。幾乎國內所有叫得出名字的銀行 我都跑去開了戶。 其實開一個銀行的戶頭,其實真的不簡單啊。 必須戶籍所在地,或是你的工作地點有在那家銀行的附近 還有三個月或是半年內開了太多戶頭,都會被限制在短期內不能再開新戶頭 開一個銀行的戶頭,大概需要耗時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成本 可是我一瘋起來,就覺得要等那麼久,很無奈 就想到了,以前因為工作的時候,每到一個新的工作的公司之後, 都會被強迫開立一個新的薪資轉帳戶。離職後,那些戶頭幾乎就沒有再繼續使用了 然後,一個一個一個的帳戶,去將其由靜止戶變成活動的使用戶 這下手上的可以使用的銀行帳戶,就很快地都變成可以使用了 然後,又將這些自己擁有的戶頭,彼此間去約定了大額的轉帳約定 其實,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完成的。 但是一完成後,就很好玩了。 由於過內的存款存戶保障是一家銀行一戶是新台幣300萬NT元 當時,只要在一家銀行存款達300萬NT元,就另存一家 其實,台灣的銀行的體質真的不錯,金管會管得真的不錯 把存款依300萬元一個單位,分存在不同的銀行,真的就是心理上的安慰啦 每個月的利息很微薄。真的很少。尤其是在低利的年代當中 可是保本啦。 股市當中,可能利潤很高,但是有可能會虧本虧很大啦 但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會了,定錨當時的基準利率, 也就是做任何投資,不會想要求取暴利,只要能稍微打贏銀行的定存, 就心滿意足了。 其實這很重要。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態,所以看待任何投資商品, 都不會脫離現實,不會想要得到暴利。 暴利的後面,顯然有很大的風險。 看待任何利潤,有了當期的定存一年期的利率當作參考基準後, 更容易判斷是否該投資。 所以我的投資,都很保守,很保守。真的很保守。 會朦到暴利,都是意外,都是運氣,都不是實力。這是真心話。 -- 殺氣騰騰的人才能在股市賺大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90.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44329346.A.BC4.html
boombastick: 這波川普,不知大大損失多少? 04/11 11:06
noar: bti 應該是持平,各國應該都有廠,所以關稅影響不大 04/11 11:27
goldenred: 說真的,BTI只有在公布財報電話會議那天大跌後,川普 04/11 12:18
goldenred: 的關稅宣布後,對BTI好像船過水無痕一樣,沒甚麼很大 04/11 12:18
Chricey: 苦瓜胜肽功效 04/11 12:18
goldenred: 影響。基本上,比較今年一月一日來說,帳面上還是獲利 04/11 12:19
goldenred: 如果把我從2023-12月至今,不包含五次[還是六次?忘了] 04/11 12:20
goldenred: 除息的話,帳面紙上獲利依舊沒有因為川普的關稅,跌破 04/11 12:20
Kroner: 藍莓功效 04/11 12:20
goldenred: ???萬鎂元大關。其實,獲利與否,可能早就在你買進的時 04/11 12:21
goldenred: 候就決定了。這種小小的波動,好像紋風不動不動的感覺 04/11 12:22
goldenred: 個人覺得,比美元定存的利息高,我就很滿意了。 04/11 12:24
Chricey: uc2推薦 04/11 12:24
goldenred: 股價漲或跌,我股息依舊領得很爽啦。重點在流動性 04/11 12:25
goldenred: 每隔三個月,就有股息自動流入,每隔半年就有MO債息流 04/11 12:26
goldenred: 入,手中有糧[現金],甚麼大風大浪都不怕啦! 04/11 12:27
Kroner: 鋅的功效 04/11 12:27
j0588: BTI有收購一間美國煙草公司啊 印象中是叫Reynold American 04/11 15:57
j0588: 的(not sure) 04/11 15:57
沒有錯,就是雷諾茲煙草公司,我先前早已經提過好多次了。 修改了敏感的數字,改成??? 新台幣這個月份開始升值了,來得又快又狠。[其實這是可以預期的] 然而,面對新台幣即將升值,幾個月前,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是否該把美元資產換回新台幣? 最後決定將自己的美元資產[MO債券,BTI股票]繼續保留 原因是,MO債券,每半年固定配一次債息,債息的利率,其實很不錯。 所以繼續保留。 BTI的配息,其實是參照英鎊。如果美元對全世界的主要貨幣貶值的話, 當英鎊計價配息換成美元時,其實也是升值的。真實配到的股息, 絕對也是變多的。因此,只要英鎊與台幣都是同步兌美元升值的話。 持有BTI配的息,也是相對有在增多。 所以不動。 將資產分成了美元資產的部位,美元被動的收入進來後,繼續投資美元計價資產 或者,換一些回新台幣花花。 而新台幣計價的收入,就不再繼續買美元了。 存定存,或是拿來繳稅與捐款給弱勢團體。 新台幣開始走升的日子終於來了。想好了自己的應對方式。 當然,又是龜甲陣應對。Stay Calm , Stay together! 大家加油啦 LONG BTI ※ 編輯: goldenred (49.216.90.14 臺灣), 04/11/2025 23:29:40